黑龍江經濟網訊(張銘煊 李婷 記者馬朝林)四月的大興安嶺乍暖還寒,新林林業(yè)局宏圖林場的樟子松人工林幼樹冒出新芽,卻遭遇了“地下敵人”的侵擾。隨著工作人員在監(jiān)測樣地發(fā)現首例鼠害啃食痕跡,一場為期4天的守護森林幼苗的“保衛(wèi)戰(zhàn)”正式打響。
宏圖林場工作人員在配制防啃劑(李婷 攝)
“配藥桶傾斜45度,涂刷高度30厘米,剛好達到老鼠啃食樹干的極限高度?!鄙鷳B(tài)修復科技術員楊子余半跪在樟子松旁,手把手指導林場工作人員調整角度進行涂刷,防護手套沾滿了淺黃色藥劑。9名工作人員按“分區(qū)包干”,為幼樹逐株涂刷防啃劑。晨光中,技術員現場把控配藥濃度、涂刷高度等關鍵指標,確保藥效最大化。作業(yè)中同步設置物理隔離裝置,形成“藥劑驅避+物理阻隔”雙重防護網,實現重點區(qū)域防治覆蓋率100%。在臨時操作臺上,工作人員對使用后的鼠藥桶、分工壺等器具統(tǒng)一回收,空桶經三次沖洗后集中上交病防站,實現全流程可追溯監(jiān)管。同時,作業(yè)區(qū)邊緣也都設置了醒目“人畜禁入”警示標志,杜絕人畜誤觸的風險。
宏圖林場工作人員在涂抹防啃劑(李婷 攝)
當最后一株幼樹完成防護涂刷,GPS定位儀屏幕上120畝樟子松人工林已全部標紅,技術員摘下手套,望向遠處新抽芽的樟子松:“等明年春雪化盡,這些樹苗就能扎根更深了。”山風中飄來草木的清香,與泥土的氣息纏繞在一起,成為護林人守護林海最動人的注腳。